今天邀请您继续线上观展“同生天地间——南京地区六朝时期动物题材文物展”系列之三。
第/三/单/元
灵
六朝时期,随着对一些动物日常习性的了解,人们不再满足于其在日常用品中的装饰功能,而是赋予了它们在精神层面更深的含义,人与动物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在人们的眼中,动物自由而野性的美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有了各自不同的意义。有的代表权力和等级,有的则承载着人们对死后另一个世界的想象和愿望。同时,由于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对远古神话传说的传承以及对美好愿景的向往,时人在现有动物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发挥、演绎,创造出一批怪兽、神兽和瑞兽形象。
东晋 金珰
南京江宁区上峰新区张府仓村4号墓G1出土
金珰是汉晋时的冠帽装饰,常与貂尾匹配,合称“貂蝉”。使用者多为侍中、常侍等男性高官,也可用于女尚书等高等级女性。有学者推断蝉纹金珰也是帝王通天冠上的特征性装饰。
南京地区出土的六朝金珰往往由雕镂、珠作、焊接、掐丝、镶嵌、锤鍱等工艺制成,器物造型和工艺完美结合。此时已十分成熟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为隋唐时金银器走向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吴 青瓷堆塑伎乐俑魂瓶
南京市博物馆藏
西晋 青瓷堆塑人物飞鸟魂瓶
南京下关狮子山1号墓出土
三国吴 青瓷堆塑人物阁楼魂瓶
南京江宁上坊六朝墓出土
魂瓶又名堆塑罐、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江南地区高等级墓葬中流行的一种特殊随葬器物。其形制起源于汉代的五联罐,它由瓶体和肩部往上堆塑,堆贴部分内容丰富,有人物、佛像、楼阁、飞鸟、走兽等。百鸟簇拥代表仓禀丰盈,猪羊等家畜则代表六畜兴旺,魂瓶把人们对来世的美好愿景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反映了人们祈求田园富庶、永保安康的意愿。
南朝 灰陶穷奇
南京麒麟门外灵山南朝墓出土
古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亡魂,因此在墓中设镇墓兽来避邪,以震慑鬼魅、守护亡者。穷奇是传说中的“四凶”之一,文献载其“状如牛而猬毛,其音如吠狗,食人”。六朝墓葬中出土的穷奇,其形似牛非牛,头部一般有一角,背、腹部有一束束刺猬毛发般的角状鬃毛,多位于祭台前或甬道中随葬品前列,头冲墓门作守卫状,是这一时期极具特色的镇墓兽。
东晋 “虎啸山丘”铭拼镶砖画
南京中央门外万寿村1号墓出土
画像砖是有装饰图像的墓砖,盛行于汉至六朝。从单砖独画到多砖拼嵌,至南朝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巨幅画像,技术水平与艺术性达到巅峰。
六朝画像砖上常见的动物形象有猪、羊、牛、马等家畜,也有青龙、白虎、朱雀、龙凤等神兽。南京中央门外万寿村M1出土的画像砖由三块砖拼成虎形,四角有“虎啸山丘”四字。画面中猛虎双目眈眈,咆哮山林、威震百兽的形象呼之欲出。
三国吴 青瓷褐彩羽人纹盘口壶
南京中华门外长岗村5号墓出土
三国吴 青瓷釉下彩重沿盖罐
南京皇册家园工地出土
三国吴 青瓷褐彩神兽瑞鸟纹盘口壶
南京大行宫建康城遗址出土
南京地区共出土了三件珍贵的三国吴时期青瓷釉下彩器物及若干瓷片,将技术复杂、烧制难度大的釉下彩工艺成熟期从大众认知中的唐代提前到三国。这些器物上云气缭绕,芝草从生,珍禽瑞兽翔集,装饰图案华丽繁缛,布局繁密而不杂乱,画工娴熟自然,线条流畅潇洒,意境飘渺神秘,呈现一派祥瑞之景。
东晋 龙形金片
南京尧化门外东晋墓出土
东晋 双凤纹金饰件
南京仙鹤观2号墓出土
东晋 金乌纹金饰件
南京光华门月牙湖五期5号墓出土
东晋 龙首螭虎纹玉带钩
南京仙鹤观6号墓出土
东晋 玉蝉
南京象山王氏家族7号墓出土
东晋 滑石猪
南京中央门外老虎山3号墓出土
六朝时期出土的金银器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东晋时期,以小型饰件为主。除常见的动物形饰件外,装饰题材以龙、凤、金乌、比翼鸟、辟邪等神兽、瑞兽为主。
六朝时期佩玉制度较为严格,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考古出土的六朝玉器包括配饰、剑具、日常用具及葬玉等。葬玉是汉代遗留的葬俗,六朝时主要有玉蝉和玉猪握,由于受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后多以滑石料代替。
梁昭明太子萧统安陵石麒麟
南京栖霞区狮子冲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辟邪
南京栖霞区甘家巷石刻公园
在南京及周边的丹阳、句容,分布有30余座南朝帝陵及王侯墓。陵墓前置有神道石刻,有石兽、石柱、石碑三种,两相对称,夹道而列。帝陵与王侯墓前的石兽造型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帝陵前的有角石兽称为麒麟,王侯墓前的无角石兽称为辟邪。这些石兽昂首挺胸,气势雄伟,雕琢精湛,俊美灵动,是江南大地上最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这才是人类与自然界万物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