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月,淹城遗址公园的秋天来得比其他地方更晚一些,在城市不少地方已显出落叶萧萧的景致时,三城三河遗址依旧水清岸绿,葱葱郁郁的枝叶层叠茂盛,整个园区和谐静谧、斑斓如画。

树桠草间还有各式各样的鸟雀,有的三五成群休憩,有的从一处扑棱棱飞到另一处,有的嬉闹啄食好不热闹。宽阔的水面上,还有荷叶亭亭,偶有水草飘荡其间,让人心中赞叹,好一派自然生态的绝美景致。

就是这样的时节,便是来淹城遗址公园赏景的最佳时光。带着家人,领着孩子,一起感受这片有着数千年历史土地上的绝美秋景。

01三城三河,风貌依旧

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面积约为65万平方米,建成于春秋中晚期,至今约2700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具有“三城三河”特殊形制的古地面城池遗址。三条护城河,三道护城墙环环相套而成,从中心往外依次是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如今苍翠遍野风貌依旧。

为了更好保护遗址,传承文明,淹城对古城墙、土墓、竹木井等古迹进行维缮保护,着重对外城河、内城河、子城河进行清淤净化,在保持遗址内原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绿化整治。溯流而上,碧水泛舟,水枕风船,烟波寻梦,古城风貌扑面而来。

02联通运河,相伴相生

流淌千年的古运河与古淹城相伴相生,交相辉映。大运河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脉络,春秋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早期形态。秋游遗址公园,在欣赏美景之时,更可以领略历史文化的沉淀。

在央视《地理·中国》拍摄期间,著名地质学家杨达源教授来到遗址公园进行实地勘测和走访探查。在他看来,淹城遗址是一座比都江堰建造还早的水利工程。外城河是截流原始河道改造而成,内城河和子城河则完全由人工开凿,外城河曾有多条河流与外界相通,河水往南与滆湖相通,往北则流向大通河,最终汇入大运河。可以说,遗址的城池设计兼具排涝和蓄水的双向功能,是古人与自然气候进行斗争的智慧结晶。

03源远流长,举世无双

“三城三河”形制源远流长,举世无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自1986年至1991年,由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博物馆等研究单位组成的淹城遗址考古队对整个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考古,先后出土了各类文物2000多件,其中葬具和各种随葬品近300件。最著名的4条独木舟,最长达11米,经测定距今已有2800多年,被称为“天下第一舟”,现保存在国家博物馆,其余3条分别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和淹城博物馆内。与普通意义上的独木舟不同,1965年淹城内城河出土的独木舟尾部是敞口的,而且敞口处底板及两侧帮板十分光滑,看不出嵌有挡水板的痕迹。更特殊的是,淹城独木舟的头部两侧帮板上部均打有孔眼。很显然,这样的设计并不能作为水上交通运载工具来使用。考古学者经考证后认为,这是一种在沼泽和泥泞的地方使用的交通工具,全名叫独木泥橇。我国最早使用独木泥橇的时代是在夏代。经过红外线探测在内城河中还有数条独木舟,但由于独木舟出土后的技术处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起水后极易碳化,所以暂时保存在河底更为安全可靠。

秋意渐浓,淹城遗址内的人文秋景大片已上线。移步换景,处处是赏心悦目;溯源典故,篇篇是国风魅力。这个秋天,如果你在常州,不如一起来解锁这道城中最美的秋景。

嘿,我是小淹,需要帮助随时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