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春秋乐园里,名家在诸子百家园东北角。东向城门上方,匾书“白马非马”,下有武士执刀守门;门前有一人牵马立待,似要进门去;当门,照壁上方有“仁、义、礼、智、信”五字,中央是偌大一个“名”字。这个牵马人就是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

诸子百家园名家区

名家以辩论名实等思辨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辩者”、“刑(形)名家”。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

名家简介

公孙龙(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字子秉,华夏族。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末年赵国人。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

公孙龙画像

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互相争鸣。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孙龙因其《白马论》问世,而一举成名。

当时赵国马匹流行烈性传染病,导致大批马死亡。秦国战马很多,为了严防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到:“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关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讲:“我公孙龙是龙吗?”关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按规定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

公孙龙常以雄辩名士自居,他娓娓道来:“‘马’是指名称,‘白’是指颜色,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者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吧!所以说白马就不是马。”关吏越听越茫然,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搅得晕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

“白马非马”漫画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令他蜚声远扬。有一次,孔子的六世孙、儒家孔穿路过赵国,专程到平原君处找公孙龙辩论。

孔穿对公孙龙说:“向来听说先生道义高尚,早就愿为弟子,只是不能同意先生的白马不是马的学说!请你放弃这个说法,我就请求做你的弟子。”公孙龙回答说:“我所以出名,是由于白马的学说。现在要我放弃它,就没有什么可教的了。”接着公孙龙又批评孔穿的求学态度:“想拜人家为师,总是因为智力和学术不如人家吧;现在你要我放弃自己的学说,这是先来教我,而后才拜我为师。白马非马的说法,也是仲尼(孔子)所赞同的。”

公孙龙总结说:“先生遵奉儒家的学术,却反对仲尼所赞同的观点;想要跟我学习,又叫我放弃所要教的东西。这样即使有一百个我这样的人,也无法做你的老师啊!”孔穿无法回答。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

名家入口照壁

公孙龙的论辩常展诡辩之风,而在诡辩之中更突出了他的论辩之才,往往是雄辩风生,独具匠心。公孙龙在和别人论辩时,常常使用诘难句式,以揭露对方的矛盾,使其屈服。而针对对方的问题,他又能巧妙答辩,且将深深的哲理蕴含在简洁的语句中。他的观点夸大了事物和概念的差别性,否定了事物和概念的同一性,但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诡辩家,其许多观点具有开创性,推动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

嘿,我是小淹,需要帮助随时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