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汩汩而流,坐落于运河边篦箕巷38号的一座古色古香的璟昌印社,安静地承载着风雨变迁,并留下了属于常州的宝贵财富——与黄金价值媲美的顶级龙泉印泥。

日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了由一条有关常州龙泉印泥的专题视频,该条微博获赞无数,常州再一次火了。

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印泥(也称印肉)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

据考古和史书的记载,印泥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为了防止泄密或传递过程中的私拆,在写好的简牍外面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再用绳子将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丸湿泥封上,再用印章钤上印记,作为封检的标记发出去,是为“封泥”。‍

色泽鲜亮的龙泉印泥(视频截图)

用泥丸封信的方法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到了隋唐以后,社会进步有人研制出纸张,人们又改用水调组朱砂于印面,铃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到了元代,人们开始用油调和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我们现代的印泥。

龙泉印泥的第6代传人:缪德根

据悉,这段6分15秒的视频由市文广新局委托常州二更公司历时4个多月打造,集中展现了龙泉印泥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传承人缪德根的数十年坚守。经《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等十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的官方微博转发,常州探索的“非遗+互联网”传播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11月下旬,市文广新局还将举办“常州非遗技艺之龙泉印泥”直播活动,通过制作展示和粉丝体验等移动直播,让龙泉印泥在年轻人活跃的圈子实现“活”态展现。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实现“非遗+互联网”常态化,依托新媒体平台为其它非遗项目注入更多内涵。

与物质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看重人的传承。由于时代变迁、后继乏人等原因,一些非遗项目随着传承人的去世而“人走艺绝”。

幸而,常州连续两年开展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遗憾。并且,“抢救性”记录经验被文化部作为范例向全国推广,相关经验获得全国同行的普遍认可。

不同于一般的数字化记录工作,“抢救性”记录不以取悦大众为目的,而是有着复杂及严格的规范要求,目的是在抢救的前提下,兼顾研究与传播需要。

嘿,我是小淹,需要帮助随时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