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遗址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制、珍贵的文物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考古专家、旅行家誉为“中国第一水城”、“东方奇观”。在武进的大地上沉睡了2700多年后,淹城的建设者怀揣“小淹城、大春秋”的梦想,精心呵护古城遗址,借助文化创意,成功打造春秋乐园、遗址公园、宝林禅寺、野生动物世界、特色商业街等风景旅游区,插上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翼。
千年积淀,春秋文化厚积薄发
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3.75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完整的春秋时期地面城池遗址,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三城三河”的形制为世界建筑史上独一无二,对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研究江南先秦史尤其是吴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然而,30多年前,淹城这样一个极具价值的古迹,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淹城城内,多年为农田旱地,导致城墙高度下降,三道城墙平均降低1—2米,形成21处缺口。最严重的是内城城门口,农民挖墙建房40多间,缺口长达200米,城墙自然下塌10多处。
20世纪80年代,武进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淹城背后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1981年1月,成立淹城筹建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淹城管理处,隶属武进县基建局,主要职责是保护淹城文物和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事业。之后,武进撤县建市,后又撤市设区,但对淹城的保护开发从未停止。
这30多年间,围绕淹城的保护开发,《淹城规划初步设想》、《保护修复淹城遗址总体规划》、《淹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等相继出炉,不但划定了淹城遗址的保护区范围,将淹城遗址内的574.9亩土地全部征用,10万多株树木全部折价归公,还将区域内所有村民进行了拆迁安置。
2002年,武进区政府委托同济大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等单位进行编制,规划了总面积7.6平方公里,包括遗址保护区、春秋乐园区、野生动物区、旅游购物区、文化居住区、休闲度假区、商业游乐区、佛教文化区等8个板块的淹城旅游区。至此,淹城旅游区的保护与开发正式拉开大幕。
我是2008年3月与淹城结缘的。那一年,中共常州市武进中国淹城旅游区工作委员会、常州市武进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成立,肩负起进一步保护淹城遗址,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和管理春秋淹城旅游区的重任。
找准定位,让游客读懂春秋文化
我到淹城工作时,正是武进旅游大投入、大发展的阶段。从最初仅有的太湖、横山等自然资源,到后来的武进新天地公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等,武进区委、区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等资源优势,抓住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假日旅游逐渐兴起等机遇,武进迅速步入了旅游业发展的快车道,淹城的保护与开发也成为当时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
淹城旅游区开发的蓝图如何落笔?我们选择走出去,寻找淹城开发的灵感。当时国内主题公园蓬勃兴起,我们团队先后去了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河南的安阳殷墟遗址,还去了北京的欢乐谷和安徽芜湖的方特乐园等地。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景点游客寥寥,反倒是方特、欢乐谷这些主题公园,游人如织,人气爆棚。
究其原因,我们分析还是集中在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缺乏现代创意、说教色彩太过明显的症结上。可以说,历史文化旅游景点都只注重了文化元素,而没有考虑旅游特性。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同样,没有旅游的文化也是没有活力的。
于是,我们会同全国知名专家,经过若干次的方案论证和修改完善,确定了这样的定位:利用好春秋遗址这个文化核心,保护区之内做好原生态的保护文章,在保护区外的乐园展示博大精深的春秋文化,也就是借“小淹城”之题,发“大春秋”之势。
按照这一定位,我们从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取材,在淹城春秋乐园规划了静态观赏、互动演艺和体验游乐等景点,包括入口服务区、诸子百家园、春秋文化演艺区、春秋游乐体验区、春秋民俗文化区和春秋皇宫等。
结合现代娱乐,沉睡的春秋文化“活”了
规划完成后,当时对淹城春秋乐园的争议最大。但我们坚信,只要通过足够的创意彰显旅游特质,就能让春秋文化在园区“活”起来。
主题公园怎么建?如何让游客领略看不见、摸不着的春秋文化?如何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爱好特点?如何融入更多的创意、吸引八方来客?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起点。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并决定从春秋时期耳熟能详的典故与文化代表开始。
在与相关专家探讨研究之后,我们决定在园中集中展现最能代表“百家争鸣”的春秋十二家,特别是对中华文明乃至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儒、法、道、墨等四家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他们的生平事迹、历史典故以及学术思想。
春秋十二家区域由五六米高的古韵竹简造型构成,12根景观柱陈列于“春秋版图”周围,象征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纵横、兵、医十二家。儒家区依山塑有23.8米高的孔子像,建有一座孔子学堂,仿真机器人造型的孔子可做眨眼、说话、挥手、摇头、作揖等动作。将春秋文化与现代娱乐相结合,“孙武点将台”、“峡谷漂流”、“烽火连天”,一系列娱乐设施应运而生。
园区内的经典项目“西施迷宫”也是与现代创意结合的产物。这个项目用现代手段演绎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每次都能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原来历史可以这么讲,中华文化可以这么有趣!”这是我们听到观众发出的最多的感叹。
借“小淹城”之题,发“大春秋”之势
如今的春秋淹城旅游区,已成为集历史与时尚、人文古迹与自然生态、休闲观光与游乐体验为一体的多层次旅游文化胜境。“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也已成为春秋淹城旅游区响当当的广告词。
淹城春秋乐园于2010年4月29日正式对外营业,开园第一年游客接待量即突破130万人次,成功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区年游客接待总量从2008年的85万人次不断攀升,2013年突破了300万人次,截至目前,已吸引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2017年2月,淹城旅游区更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武进5A级景区零的突破。
自2010年正式启动5A景区创建以来,淹城严格按照5A评定标准,对交通、游览、安全、卫生、购物、综合管理以及资源和环境保护等,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有效的完善、整改和提升。
拓宽南门出入口、改造景观大道,升级导引导视系统,基本解决了南入口拥堵、东入口人车混行的问题。开通了旅游区间车,往返于旅游区内各景点。游客中心全新升级,与武进区旅游集散中心无缝对接,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便民租赁、电子商务、无线上网等一站式服务。将“厕所革命”和“停车场革命”进行到底,29 座旅游厕所全部整改为2A以上标准厕所,新建3.5万平方米大型生态停车场,旅游区内车位总数达4500个。
随着春秋淹城旅游区品牌的打响,武进旅游业的发展也被注入了强心剂。环球动漫嬉戏谷、西太湖揽月湾相继建成,孝道园、各类农家乐也纷纷涌现,武进旅游框架越拉越大,格局也越来越明显。